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风采展示(十一)
导语
为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以文化人,凝聚文明力量、传递时代声音。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榆林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精心策划了“文明实践·‘理’响榆林”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师宣讲视频展播活动,让理论宣讲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这里展播的每一个视频都是文明实践的生动缩影,每一场宣讲都承载着启迪心灵的温度。宣讲者既有扎根基层的理论“播火者”,也有行业先锋化身“故事讲述人”,他们用鲜活案例解读党的创新理论;以亲身经历诠释奋斗精神与家国情怀。他们将宏大的理论叙事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身边故事,深入浅出地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使理论宣讲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塞北榆林扎根群众、深入人心。让我们共同开启这场思想与情感交融的视听之旅,在文明新风的浸润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最后的告别》
在开始进入主题之前,我想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法国的一家报社举办了一场有奖竞答,其中一道题目是这样的“如果卢浮宫起火了,你会选择救哪一幅画?”,最终获得金奖的答案是,我选择离门口最近的那一幅。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就是想引出我今天宣讲的主题,关于选择。
2014年7月,我从陕西科技大学英语专业毕业,随后通过考试,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其实,这份工作和我最初的职业规划完全不沾边,但改变往往就在一瞬间,故事是这样的。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但时常惦记着书本里的诗和远方,所以立志长大以后定要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于是,在高考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英语专业,在大学期间,我刻苦学习,努力精进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大三那一年,我有幸参加了赴美带薪实习的一个项目。在美国,我认识了不同国家的人种,体验了多元的文化,品尝了异域的美食,那一刻,我更加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叫汪星宇的乡村创业青年,他本科就读复旦大学,之后到纽约大学继续深造,学有所成后他没有留在繁华的都市,而是选择到乡村去了解乡村、服务乡村、建设乡村??赐晁墓适潞?,我颇为感动也深受启发。正所谓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我们青年一代,尤其是青年党员,不能一味的追求生活的安逸,要有为国家建设,为民族复兴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于是,2016年我光荣的成为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决定用自己的所学为基层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很多前辈和朋友们都和我说,你是把路走窄了,一手好牌打的稀碎。但我心里明白,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便只顾风雨兼程。
从宽敞明亮的大教室到偏仄狭窄的办公场地,从天南海北的人生阔论到鸡毛蒜皮的吵闹,我内心除了失望、孤独之外别无他感,这是我刚来工作单位时的真实感受?;愎ぷ鞣彼龈丛樱挝穸?、挑战重,很多工作不知道怎么开展。怎么办?不知则问,不能则学。我向领导请教,向群众学习,深入到居民院落,穿梭在巷道小区,与有经验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沟通交流,真诚的他们教会我很多,让我的工作愈来愈得心应手,我从开始连打一个电话都不顺畅的小白锻炼为一名工作的多面手。2023年年底,我被推选为三官会社区党总支书记。我明白,被选中是组织对我工作的肯定,群众对我服务的认可。我更明白,未来的路定然不会一帆风顺,但我已经做好了披荆斩棘的准备。
我们三官会社地处榆林古城核心区,人老房老观念老,这是我们的旧模样,在几任书记勠力同心的接力下,从一个后进社区华丽转变为一个榆阳区乃至整个榆林市的标杆社区,大大小小的荣誉挂面墙壁,其中国字号的荣誉就已经摘得5项。我呢也有幸担任社区的讲解员,经常把我们社区的有益经验和干部的优良作风讲给调研参观的领导、兄弟社区更多的人听,一遍遍重温我们的奋斗史,时常感到热血沸腾,时常感到使命在肩。
在基层这片承载着社工人梦想的土地上,第一次穿上红马甲当起了志愿者,第一次探访贫困户,第一次为情绪激动的来访群众做思想工作。在这里,我爱上了承载着我们辛勤和汗水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爱上了朴实又热心的居民群众。在这里,我们是平凡但不普通的基层干部。
青春作桨,梦想扬帆,基层虽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但却有展露拳脚的广阔舞台,没有大城市的高薪待遇,却有羡慕不来的人间烟火气。
春华秋实,夏蝉冬雪。在这片我热爱的土地上,已经整整工作了10个年头,实践是我们最好的成长礼,基层成为我们最好的练兵场。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寄语广大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党同行,与民贴心,在家长里短中践行青春誓言,在急难愁盼中彰显青春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