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县:养老变“享老”幸?!跋ρ艉臁?/h3>
社区食堂
文艺活动
培养爱好
休闲娱乐 马露露 摄
细心照料
上门服务 马露露 摄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每个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绥德县坚持以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探索发展“银发经济”,有力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绥德县已建成5所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管理,建成1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296家农村互助幸福院、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3个社区食堂。这些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是绥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道路上的坚实脚印。敬老院的升级改造、幸福院的温馨运营、照料中心的贴心服务以及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创新探索,它们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络,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老人晚年生活最温暖、最坚实的底色。
敬老院里安度幸福晚年
“开饭啦!”1月7日中午,绥德县中心敬老院护理员王海英为老人王素芳端来了香喷喷的午餐。这是王海英每天工作的一项内容,“这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有基础病,我们除了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要将每位老人需要服用的药品分发到他们手里,看着他们服下才放心离开?!蓖鹾S⑺怠=攵?,室外活动相对少,老人们在室内看电视、打牌,兴致好的时候还会组织他们唱歌。
今年81岁的王素芳住进敬老院近两年时间,“护理人员经常帮我剪头发、修指甲、定期洗澡,来到这里我能舒心养老,孩子们能安心上班。”王素芳对敬老院的服务连连称赞。
绥德县中心敬老院院长安娜介绍,该院现有服务对象178人,会根据老人的自身情况开展各项生活护理与医疗康复服务,为行动不便、自理能力弱的老人实行24小时护理。
过去,绥德县在养老服务管理运营中,出现了养老服务机构运行不畅、闲置等困境。从2016年开始,该县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行业改革创新,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推行“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经营,实现传统养老向现代养老的转型。如今,包括绥德县中心敬老院在内的5个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管理,这一转变带来的是床位利用率的显著提升,是绥德县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
2024年,绥德县根据养老服务工作需求,对崔家湾区域敬老院、四十里铺区域敬老院进行镇街区域养老中心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服务基础功能,拓展机构养老服务事项,为区域内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同时,争取100多万元,筹划建设定仙墕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将为该镇偏远农村提供60多个集中养老床位,保障老人就近接受机构养老服务。
此外,为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安全运行,2024年初,与养老服务机构运行管理者签订《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责任书》,要求全面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并不定期深入敬老院对食品管理进行细致检查,举行人员应急、设备实际操作演练,切实提高各项应急处置能力。
智慧化养老让服务跟着老人走
在绥德,有一座没有围墙、没有床位的虚拟养老院,让许多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康复保健、生活照料、心理咨询、家政便民服务等养老服务。绥德县光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家为高龄、空巢、特困老人等群体提供上门居家生活照料服务的“虚拟养老服务机构”。
白淑珍是名州镇龙湾社区的独居老人,已到耄耋之年,独居难免让她的生活略显孤单?!岸嗫餮戏裰行牡墓ぷ魅嗽?,她们会定期来陪我唠唠家常,打扫卫生,经常打电话提醒我避免安全隐患?!卑资缯渌怠?/p>
“工作人员在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时,都会拍摄现场服务的照片上传至系统,后台监管人员可定期向服务对象打电话询问服务情况,完成服务质量监管,形成养老服务闭环?!备弥行母涸鹑撕闻羲?。
为了让养老健康服务“触手可及”,绥德县光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与线下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以“互联网+手机App+智能呼叫+居家安防”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构建起以“居家紧急救助、日常生活服务、老年健康管理、居家智能安全防范”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服务北门摊、龙湾、东门滩等5个社区,录入老年人基础信息200余条。
2020年以来,绥德县累计筹集35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老人1500多人。
此外,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随机抽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所提供服务群众满意度进行考核调查,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老人们实实在在的幸福体验,让居家养老服务在规范与温情中不断前行。
社区食堂让居家养老“有滋味”
1月7日下午的饭点时间,名州镇朝阳路社区食堂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陆续出锅,鱼香肉丝、土豆鸡块、醋熘白菜……餐台前的保温饭盘内,各类荤素菜品不一会儿就摆开十余种。该社区食堂负责人曹丹介绍,食堂所用食材均可追溯源头,并由专业食品公司提供,确保食品健康安全。
社区食堂作为一项民生实事项目,不仅保障老年人用餐,也面向社会开放,老年人享受补贴,其他居民则按定价收费,用餐时间安排也充分满足各类人群需要,实现错峰用餐。
2024年,绥德县聚焦居家养老服务,在农村幸福院建设运营、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食堂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2024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0多万元,新建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并对6个幸福院基础设施进行提升。目前,全县共建成296家老年幸福院,均按三类院标准管理,拥有床位2235个,幸福院覆盖率达87.3%,运行率为98.6%。提供就餐服务的幸福院有220个,就餐率达75.3%,全年累计服务群众7.8万人次。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搭建了互助交流、餐饮临休、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的平台,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养老工作的基础,完善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在城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11个,运营率达100%,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建成运营3个社区食堂。目前,登记就餐人数达3807人,累计提供就餐服务8.67万人次,有效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就餐需求,为城市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支持。
“绥德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加强敬老院、城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农村互助幸福院、经济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彼绲孪孛裾指本殖ぶ焐直硎尽O乱徊剑孟亟中忧颗┐寤ブ腋T汉腿占湔樟现行墓娣痘芾?,链接机构养老服务,促进居家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马露露 任惠 李东洁 王姣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
社区食堂
文艺活动
培养爱好
休闲娱乐 马露露 摄
细心照料
上门服务 马露露 摄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既是每个家庭关切的家事,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近年来,绥德县坚持以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城乡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探索发展“银发经济”,有力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目前,绥德县已建成5所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管理,建成1个智慧养老服务中心、296家农村互助幸福院、11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3个社区食堂。这些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是绥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道路上的坚实脚印。敬老院的升级改造、幸福院的温馨运营、照料中心的贴心服务以及智慧养老服务中心的创新探索,它们相互交织、相互补充,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网络,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老人晚年生活最温暖、最坚实的底色。
敬老院里安度幸福晚年
“开饭啦!”1月7日中午,绥德县中心敬老院护理员王海英为老人王素芳端来了香喷喷的午餐。这是王海英每天工作的一项内容,“这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有基础病,我们除了照顾老人们的饮食起居之外,还要将每位老人需要服用的药品分发到他们手里,看着他们服下才放心离开?!蓖鹾S⑺怠=攵?,室外活动相对少,老人们在室内看电视、打牌,兴致好的时候还会组织他们唱歌。
今年81岁的王素芳住进敬老院近两年时间,“护理人员经常帮我剪头发、修指甲、定期洗澡,来到这里我能舒心养老,孩子们能安心上班。”王素芳对敬老院的服务连连称赞。
绥德县中心敬老院院长安娜介绍,该院现有服务对象178人,会根据老人的自身情况开展各项生活护理与医疗康复服务,为行动不便、自理能力弱的老人实行24小时护理。
过去,绥德县在养老服务管理运营中,出现了养老服务机构运行不畅、闲置等困境。从2016年开始,该县积极推进养老服务行业改革创新,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推行“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的合作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经营,实现传统养老向现代养老的转型。如今,包括绥德县中心敬老院在内的5个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管理,这一转变带来的是床位利用率的显著提升,是绥德县创新养老服务模式的生动实践。
2024年,绥德县根据养老服务工作需求,对崔家湾区域敬老院、四十里铺区域敬老院进行镇街区域养老中心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养老服务基础功能,拓展机构养老服务事项,为区域内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同时,争取100多万元,筹划建设定仙墕镇区域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成后将为该镇偏远农村提供60多个集中养老床位,保障老人就近接受机构养老服务。
此外,为确保养老服务机构安全运行,2024年初,与养老服务机构运行管理者签订《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责任书》,要求全面落实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并不定期深入敬老院对食品管理进行细致检查,举行人员应急、设备实际操作演练,切实提高各项应急处置能力。
智慧化养老让服务跟着老人走
在绥德,有一座没有围墙、没有床位的虚拟养老院,让许多老人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康复保健、生活照料、心理咨询、家政便民服务等养老服务。绥德县光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就是这样一家为高龄、空巢、特困老人等群体提供上门居家生活照料服务的“虚拟养老服务机构”。
白淑珍是名州镇龙湾社区的独居老人,已到耄耋之年,独居难免让她的生活略显孤单?!岸嗫餮戏裰行牡墓ぷ魅嗽?,她们会定期来陪我唠唠家常,打扫卫生,经常打电话提醒我避免安全隐患?!卑资缯渌怠?/p>
“工作人员在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时,都会拍摄现场服务的照片上传至系统,后台监管人员可定期向服务对象打电话询问服务情况,完成服务质量监管,形成养老服务闭环?!备弥行母涸鹑撕闻羲?。
为了让养老健康服务“触手可及”,绥德县光彩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平台与线下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以“互联网+手机App+智能呼叫+居家安防”的智慧养老信息平台,构建起以“居家紧急救助、日常生活服务、老年健康管理、居家智能安全防范”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目前,服务北门摊、龙湾、东门滩等5个社区,录入老年人基础信息200余条。
2020年以来,绥德县累计筹集350多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累计服务老人1500多人。
此外,采取实地考察、听取汇报、随机抽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机构的工作开展情况和所提供服务群众满意度进行考核调查,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转化为老人们实实在在的幸福体验,让居家养老服务在规范与温情中不断前行。
社区食堂让居家养老“有滋味”
1月7日下午的饭点时间,名州镇朝阳路社区食堂内,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陆续出锅,鱼香肉丝、土豆鸡块、醋熘白菜……餐台前的保温饭盘内,各类荤素菜品不一会儿就摆开十余种。该社区食堂负责人曹丹介绍,食堂所用食材均可追溯源头,并由专业食品公司提供,确保食品健康安全。
社区食堂作为一项民生实事项目,不仅保障老年人用餐,也面向社会开放,老年人享受补贴,其他居民则按定价收费,用餐时间安排也充分满足各类人群需要,实现错峰用餐。
2024年,绥德县聚焦居家养老服务,在农村幸福院建设运营、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食堂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2024年,争取上级补助资金100多万元,新建4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并对6个幸福院基础设施进行提升。目前,全县共建成296家老年幸福院,均按三类院标准管理,拥有床位2235个,幸福院覆盖率达87.3%,运行率为98.6%。提供就餐服务的幸福院有220个,就餐率达75.3%,全年累计服务群众7.8万人次。农村互助幸福院为农村老年人搭建了互助交流、餐饮临休、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的平台,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养老工作的基础,完善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在城区,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建成11个,运营率达100%,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建成运营3个社区食堂。目前,登记就餐人数达3807人,累计提供就餐服务8.67万人次,有效满足了社区老年人的就餐需求,为城市老年人提供了便捷的生活服务支持。
“绥德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加强敬老院、城市日间照料中心、社区食堂、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农村互助幸福院、经济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元一体’养老服务体系?!彼绲孪孛裾指本殖ぶ焐直硎尽O乱徊剑孟亟中忧颗┐寤ブ腋T汉腿占湔樟现行墓娣痘芾?,链接机构养老服务,促进居家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广大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作者:马露露 任惠 李东洁 王姣 照片除署名外均为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