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岁路生梅,用半个世纪写下最动人的“情书”
近日
“路生梅、张桂梅,再次通信!”
引发全网热议
路生梅(左)与张桂梅(右)(拼版照片)。
两位扎根基层、奉献一生的女性楷模
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无疆”
路生梅在给张桂梅的信中写道
“这三年多
我仍然忙忙碌碌
在佳县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组织老年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
同时我也一直在关注和牵挂着您
每遇到一些事情
我也会想
‘如果是张桂梅老师
她会怎么做呢?"
路生梅作为陕北佳县的“终身医生”
57年如一日坚守贫困地区
带领志愿服务队
用医者仁心温暖无数百姓
“服从祖国分配,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我生于1944年,
出生时家里屋檐下
正有一株含苞待放的梅花,
所以大家就叫我生梅。
与同时代的北京女孩一样,
我在后?;?,
在长安街上为毛主席
和外国元首捧过花?!?/p>
回想起那段时光
路生梅露出了一丝青春少女般的笑容
左图为1968年12月北京第二医学院毕业时的路生梅,右图为2021年1月18日在佳县窑洞接受采访的路生梅。
品学兼优的她于1963年
考入北京第二医学院
也就是首都医科大学前身
1968年大学毕业后
24岁的路生梅响应国家号召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乘火车,搭卡车
一路西行,一路颠簸
来到陕北黄土高原深处的佳县小城
“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
就是服从祖国分配,
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她说
“为党工作五十年,
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
一次令路生梅震撼至今的出诊经历
让她做出了
“为佳县人民服务五十年”的承诺
有一次
路生梅出诊救助一名难产妇女
当她急匆匆赶到时
有个老婆婆正准备
用一把家用剪子来剪脐带
看到这情景
路生梅快步上前一把抢过剪子
一边消毒操作,一边告诉老婆婆
“如果用不干净的剪刀剪了脐带,
破伤风杆菌就可以顺着脐血进入小孩体内,
危及新生儿的生命?!?/p>
这样的出诊经历深深刺痛着路生梅的心。
“这里的人民需要我!”
一个声音在她的内心深处响彻:
扎根佳县,服务这里的百姓
在佳县店镇贺家沟村农家窑洞里,路生梅跪坐在土坑上为瘫痪不起的66岁村民乔爱芬义诊。
“我是共产党员,
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
有名获救孩子的母亲为了感谢她
无奈家里拿不出啥好东西
就偷偷照着她的鞋样
一针一线纳了一双布鞋
至今,路生梅也没舍得穿
而是细心珍藏着
“那不是一双鞋垫,
那是老百姓对我沉甸甸的期望?!?/p>
路生梅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县城。
20世纪80年代
大批知青开始陆续回到城市
“我不走,这里的群众需要我?!?/p>
路生梅谢绝了几家大医院伸出的橄榄枝
毅然决然留在了贫瘠的黄土高原
“我是共产党员,必须信守自己的承诺?!?/p>
工作期间,她主导创办了
佳县第一个正规儿科
积极推动县人民医院
创建爱婴医院、二级甲等医院
同时在推广新法接生、科学育儿、
儿童计划免疫等方面
作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荣获“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
“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全国诚实守信劳动模范”
“人民医护工作者”等诸多荣誉
“只要群众需要我,
我的服务就没有终点。”
1999年
路生梅从佳县人民医院
副院长的岗位上退休
“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
治病救人也没有退休年龄?!?/p>
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路生梅在自己的住所为患儿听诊。
退休后的她
依旧在佳县人民医院
和佳县中医院为孩子们义诊
除了在医院问诊
带着患儿来家里求诊的家长也是络绎不绝
路生梅经常忙得吃不上几口热乎饭
当地群众带着孩子来家里找路生梅看病。
“病急才求医,不能让人家白跑一趟。”
路生梅心里装着患者
为此特意把自己的
电话和住址向患者公开
方便随时能够联系到她
路生梅在佳县家里为患儿义诊。
2017年以来
路生梅牵头创办佳县老年志愿者协会
组建支教助学、医疗健身、植树造林、
?;つ盖缀拥?支志愿者服务队
与老年志愿者们进村入社
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活动
引导更多老年人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这位白发苍苍、身材瘦小的老太太
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忙不完的事
半个佳县的人都找过路生梅看过病
她就是佳县人的亲人
“我就像风筝,不管在哪里,
线永远在病人手中。”
路生梅说
“只要群众需要我,我的服务就没有终点?!?/p>
路生梅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的黄河边。
有些人
用一生照亮一座城
有些爱
跨越山河仍炽热
伟大,是日复一日的坚持
奉献,是一生的承诺
向路生梅致敬!
(来源: 人民日报、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