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400元3小时快餐,凤楼信息茶楼的官方网站,51茶馆

中国文明网总站

横山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描绘“诗和远方”画卷

  

横山“波罗古堡旅游文化节”期间,古堡内游人如织。 赵娜 摄

  近年来,横山区积极探索地方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凭借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以畜牧产业、稻蟹产业、农特产品加工业等为着力点,推动农业产业与地方文化协同发展,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非遗文化推动品牌建设新发展

  横山区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借陕北横山说书、横山老腰鼓、横山民歌等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与传播力,深入挖掘横山羊等农业产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好横山农业产业区域品牌故事。

  2024年9月,横山羊肉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地理标志展,用陕北说书的形式进行产品推介,将地理标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结合,彰显横山羊文化,提升了横山羊肉的品牌影响力。2024年10月25日,以横山老腰鼓经典动作和横山羊的独特外形相结合,设计出的“小公羊系列IP形象”在“陕北横山羊肉”品牌升级发布会上正式发布、授权,标志着“陕北横山羊肉”品牌升级战略的稳步推进。2024年11月23日,在陕西商标品牌和地理标志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上,横山区的“地理标志+非遗”新型?;ばJ阶魑判惆咐椒⒉?,该模式凭借深度融合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理标志品牌,成功推动了横山羊肉品牌的创新发展,实现了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向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转变。

  除此之外,横山炖羊肉制作技艺经过长期的探索、琢磨,臻至成熟,已被列为省级非遗名录。横山区还通过举办羊产业大会、赛羊大会、众人共品横山“大锅炖羊肉”等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进一步提升了横山羊肉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了养殖、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横山区以文化产业为引擎,通过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有力地推动着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每当初夏时节,在横山区无定河沿岸数万亩的稻田之中,一幅幅展现横山文化底蕴的“稻田画”便会映入人们的眼帘。今年初夏的无定河稻田中,以广袤的稻田成为天然画布,腰鼓元素化为生动图案,形成了一幅传统腰鼓艺术与现代农业景观巧妙融合为一体的“巨幅稻田画卷”,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带动周边旅游消费,还让当地农产品搭乘文化旅游的快车,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业产业的附加值。

  横山区无定河“稻蟹捕捞节”从2021年首届开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以稻蟹共生的农业模式为基础,打造集观光、体验、美食于一体的节庆活动。游客们在感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为当地的稻蟹产业注入了强大的市场活力,促进了产业规?;⑵放苹⒄?,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波罗古堡旅游文化节”则深入挖掘波罗古堡的历史文化底蕴,将古老的遗迹与现代旅游需求相结合,通过民俗表演、文化展览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让这座古堡焕发出新的生机。旅游文化节的举办,有效拉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为农业产业的多元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非遗传承中实现产业振兴

  响水·水飨豆腐工坊建成于2023年12月,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是集豆腐生产、古法体验、文化博览、研学旅游、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工坊,入选第三批陕西省级非遗工坊。目前,豆腐工坊年产量突破35万吨,销售额达1.14亿元??商峁?00个就业岗位,就业人员人均年收入可达5万元。工坊积极推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通过挖掘品牌文化内涵,提升响水豆腐的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形成了豆腐制作体验工坊,实现了研学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

  “横山区将持续深挖区域文化与农业产业发展潜力,在非遗传承中实现创新共进,文旅融合铸就乡村振兴新辉煌,不断完善与开创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焙嵘角幕吐糜挝奈锕愕缇志殖だ疃?。(作者:赵娜 陈宇